重 庆 总 部:023-62312779

贵州办事处:0851-85289343

四川办事处:028-86202586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本真首页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09 11:33:43

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投放咨询卷和交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旨在理解农村法律普及现状,掌握一手材料,为以后普法活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此次调查共计投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共随机调查了大塘、同德、赶场三个村,获得了预期效果。

一、 农村现状

1、 人口构造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说明:被调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走访中理解到,由于特别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比拟困难,尽管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材料,但特别少细读。

2、法律需求大

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理解的法律维护本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途的。假如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本人想参加的愿望。

二、农村法律存在的窘境

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

调查说明:男性最想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为:促农富农(37人,占男性61.7%);人身损害(20人,占男性33.3%);农民工根本权益(20人,占男性33.3%)。

女性最想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人,占女性23.3%);促农富农(14人,占女性23.3%);婚姻家庭(12人,占女性20%)。

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兴旺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开展而去理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开展政策,以及工作平安保障类。女性更多的是关怀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

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人员等缘故,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以后我们执行的时候应尽量加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确保我们的辛苦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方式。

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际有特别大出入

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群众(男55人、女38人)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宏大作用。

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觉,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化认识,并能精确说出不少相关法条。这主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但让我们为难的是:当咨询及民事纠纷相关咨询题时,绝大部分群众并不能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慨:法律离农村特别近,但离生活特别远。

3、处理途径存在隐患

当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时候,30%的男性和25%的女性选择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求助,以期纠纷得到处理,占到调查人数的68%。然而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处理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

(1)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处理,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后,又接着纠缠,乃至发生暴力事件。例如,走访中理解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费,再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600元包干为由,回绝村镇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

(2)村镇两级调解本是一种有效处理民事纠纷的选择,且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但实际中,尽管村镇两级都建立了纠纷调解室,但村镇干部大部分未学习过相关法律,同时也没有通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如双桂镇,共建村级纠纷调解室12个,镇级纠纷调解室1个,在村镇两级调解干部中仅有镇调解室2名工作人员接受过司法培训并专职调解,村级调解室多为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而且仅村支书接受过几天相关调解培训,他们在调解中往往凭借的是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诚然,不少同志的工作经历在不少调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特别多经历跟法律、法规有出入,甚至相悖。

4、对司法程序不清晰

在针对女性的调查说明:在40名女性中,大都不走司法程序的主要缘故是不明白详细该找那些部门,走过不少弯路(19人,占女性47.5%);觉得诉讼时间过长,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人数亦不少(18人,占女性45%)。

走访中亦理解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民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方向或觉得诉讼时间太长,而放弃对本身权益的追求。

三、处理方案

1、图文并茂,将法律材料浅显化。

走访中我们发觉,群众对平安防火知识掌握比拟充足,询咨询中得知,原来他们手头的平安防火材料是用漫画和粗浅的语言展现出来的。这有效的处理了部分群众由于文化和理解力等缘故此使宣传乏力的困惑,值得在农村普法宣传中广为采纳。

2、多种方式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

(1)电视传媒对如今生活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法制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严重的、轰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多为恶性刑事,尽管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因而,适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法律法规倾斜,让广大群众获得真正有操作性的法律。

(2)调查中,有30%的群众也通过报刊、杂志学习法律知识。走访中理解,这些喜爱读书看报的人多为附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群众常常向他们理解一些法律法规。只需我们在平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式,诠释法律,就能通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育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多方面,其中也有许多贴合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其采纳专家讲解的方式,直观的将法律法规展示出来。如今远程教育点已经根本覆盖各个行政村,只需我们合理利用,也能为法律普及做出重要奉献。

3、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村镇两级调解能得到68%被调查人数的青睐,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宏大的危机。广大村级调解员的素养,决定了这一平台的作用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开展,各种纠纷层出不穷,因而对农村调解员的培训到了刻不容

部分文字源自网络 侵删

x